顯示具有 spac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spac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7年9月17日 星期一

~Tosha Vivid Garden 土夏生機花園~


內旅遊的第一天,沿途由旗山美濃輾轉來到荖濃溪,沿著溪往上傳說有六隻烏龜鎮壓當地的洪水,洪水過後便成為巨石趴臥在河床上,地名即稱為『六龜』

沿途來到新發的鎮上,而其實不過沿途4000公尺左右的小聚落,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土夏的入口,入口位於新發國小側邊,沿途進去是僅容一台車剛好的產業道路,右手邊是山壁、左手是果園,沿途往下切、在果園裡穿梭,兩旁的果樹遮陰,只能在抬起頭的時候看到兩旁的山峰,要不是有同行之前來過,我一定懷疑是不是走錯路了

直下切到接近河岸時,正可謂豁然開朗,經過一連串似乎雜亂無章的果樹後,一片平整卻突兀的草皮出現眼前,接著納入眼簾的是一間透明的玻璃盒子,暖黃色的光線從盒子裡溢出,玻璃盒子是廚房與餐廳




了卸下行李,我們先到了住處,他看起來像是木涼亭與帳棚的結合,入帳前有一組2人做咖啡座,由下往上拉開帳棚後,木地板、兩張單人床橫躺、洗手臺?馬桶?淋浴間?帳棚頂一次納入眼簾,還真吃不消,臥房與浴室只一紗之隔,這樣特別的住宿空間讓人興奮不已,連肚子都在回應,於是離身往玻璃屋去用晚餐



廳是間兩層鋼構玻璃屋,結構刷上白漆,幾面大片玻璃,與深棕色木質框邊玻璃旋轉門,裡面擺上約50人座位的黑色鑄鐵餐桌椅,幾座方框的書架,一切是那麼的精簡,卻能營造出協調又脫俗

的質感,書架上擺設老闆收集的非洲面具、雕刻,雖然不像在非洲,卻能想像在非洲悠閒的處於旅店那種感受,是一種身處於文明
與自然的中界,從基地環境的處理也可以看出此脈絡,一條河斷切出的谷地,從高處向下巡視,由熱帶性山脈、闊葉植被佈滿山頭,公路沿著山腰處緊束著,路旁2層平房排開站,再往下切至平緩處由熱帶性果園覆蓋著,直到接近河岸,一大片整齊草皮與植栽,其中座落一棟全白玻璃屋,它座落的如此突兀、幽雅

頭來到住宿的涼亭帳棚屋,這次我打赤腳,踩在木質地板上,柔軟舒適,我呼吸到木質的香氣、草地的氣息,聽到細微的溪流聲,晚上我們在戶外的木平台上喝啤酒聊天,中村好文說一個好的空間需要吃喝睡的考驗,我們都做到了,從精緻的歐式晚餐、露天BEER BAR到早晨的自然早餐,土夏,你很好!


2007年8月13日 星期一

?!怎麼辦!?

樂生阿樂生!一座稱為樂生的療養院,裡面的病患卻沒法像院名一樣安樂的生活,這是一座依著山而盤據的療養院,山坡一接一接往上,有著一戶戶的建物,房舍像是日式又像中式,每戶有自己的庭院,門前門後有自己的大樹,這是我印像中的樂生院,距離我家十五分鐘車程,我是新莊人。

事隔多年,樂生院與捷運爭地事件爆發,在慢慢瞭解來龍去脈後決定趁著『黑手十一年演唱會-怎麼辦!?』親自走一趟樂生院,時間-八月四日、地點-樂生療養院,當天下午下了一場午後雷陣雨,我提前在五點出門,想到樂生先晃晃,出門時天空還灰陰,有一部份已經綻開,抹上一層淡藍色與淡黃。

到達樂生院的入口其實很好認,看到碩大的捷運工程也就到了,整個樂生院依然盤據在那,只是有部分已被淘空了,我跟著工殤團體聽著樂生院的導覽 ,每一個空間都累積了院民的記憶,不論好或壞的記憶,而空間的好壞也無法挪走院民的記憶與情感了,在拆與不拆之間似乎難以抉擇,老舊的房舍對新銳的捷運車站、大樹盤根的綠地對交通便利的鐵道、樂生院民全體記憶對新莊市民交通便利、歷史人文遺跡對大眾交通運輸,怎們辦呢!?